Ad Astra : 我私自以為。

這是一種平鋪直敘不負責任的書寫方式,可略。

卡爾維諾說輕和真實世界的沉重之間隔著一大片鴻溝。
什麼東西都是亂糟糟的沉重,看完一部電影,絮亂的想法如是,輸入法選字一直出來奇怪的東西也是。 

看完《Ad Astra》,我想說,這是一部很Personal的電影。
會這樣說,大概也是因為懶,說了Personal 就似乎可以跟你說這是知者自知的一種狀況,一種你不懂我,你也無需懂我,我不期待你懂而你也無法理解的孤僻姿態,而背後的動機其實是你亦不屑拆穿的懶,或者,空。
等等,想了一下,此前看了昆丁的《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》之後我也出了同一招,很Personal啊,感受過了就算了。
一招不能用兩次,好吧,來掃掃灰塵,來想一下。

或者不要組織想法,有什麼寫什麼好了。 

講Personal 的原因,是因為從一開始就沒持平看待這部電影。初中初次接觸荷裡活電影的啟蒙就是這人,即使此後視線轉移,多年來看他的電影與人生都秉持寬容。誰在乎呢,我。

很多留白,留白從一開始就有,所以從一開始就會意識到配樂的存在。

關於主角內心世界的建構,很沉穩的一路朝向最終站。他的心跳韻律平整,他波瀾不驚,他穩重可靠,從他極端獨立無需依賴他人到最後知道父親尚在人間的動容,到重逢的冷靜失望之後流於必然的堅強,再到劇終成為依賴他人的人,遁入俗世。
朋友問,該看這部還是藍波?我說這是一部奧斯卡類型的電影,vs 藍波大概是爽片,看你要什麼。 

這樣子說起來大概就很NOTHING,是不是?所以最近很討厭寫影評,什麼都平庸起來。
是BRAD PITT。就算是剪影也帥,表情掌握的細膩,眼眶泛紅的一幕大概可以說很久。 看著電影我再次掉入PERSONAL的境界,像回到我14歲那年開始追星,懵懵懂懂看了《Legends of the Fall》,就算當時完全不知道故事講什麼。

我無所謂,我覺得重點不在那裡,但這部電影可以被吐槽的點很多的吧,關於星與地球的距離,關於太空核爆能將人送回地球,關於在宇宙裡找片浮板游個泳就能回到太空船,等等等等,我無所謂;
月球上的那場戰爭有必要麼?掙扎潛上太空船的那一段有必要麼?過程其實可以被省略吧,但觀眾會買單麼?那場月球追逐戰隨意帶出個時代進步人類依然為奇怪的理由爭鬥,那人明明是要去拯救地球也有人百般阻擾,是啊職場也是這樣,這樣一想我俗了,但人生本來就逃不開這些有的沒的。

很簡陋呢,那個Analog的核彈,那個看起來像隨便放一個projector就算數的COMFORT ROOM。
導演大概不耐煩地揮揮手,這無所謂啦。

也無所謂,但經典大作都很講究細節的吧。
所以這部,大概是奧斯卡級別。一開始讓你陷入沉思期待風雨欲來,你的神經要被顫動了吧,你似乎要捉住什麼,即將陷入冥想空間與自己對話。
但當燈亮起,你發現自己站在通往殿堂的紅地毯上。

天堂有沒有可能不只一種?你知道什麼都沒有對錯,只是要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,很難。

Personal,到底還是因為我自己。
 

Comments